人民法院要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發揮審判職能作用,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升全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建設良法善治法治中國貢獻力量。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了“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對法治宣傳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普法宣傳責無旁貸,更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審判案件,傳播法治理念,用司法案例引導人們的行為規范。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領航法治宣傳征程。有道以統之,法雖少,足以化矣;無道以行之,法雖眾,足以亂矣。開啟社會主義法治宣傳征程,方向要正確,政治保證要堅強。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之魂,必須堅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法治中國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普法工作守正創新、提質增效、全面發展。毫不動搖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永葆人民法院政治機關本色,矢志不渝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承和發揚“馬錫五審判方式”,依法保障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結合黨史學習教育,舉辦形式多樣的法治宣講活動,引領人民知史愛黨、奉法強國,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結合起來,堅持全面從嚴治院、從嚴管理,加強依法履職保護,讓廣大干警凝心聚力投身全面依法治國偉大實踐。
弘揚培育法治精神,根植法治宣傳根基。法治精神是法治的靈魂。人民沒有法治精神、社會沒有法治風尚,法治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根之花、無源之水。弘揚培育法治精神,重在培養人民的理性精神、誠實守法精神、依法維權和依法解決問題的精神。法治精神的培育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在全面依法治國過程中,要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成為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的重要源泉,厚植法治的思想根基。全面依法治國要注重弘揚和培育法治精神,使法治信仰、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思維在全社會牢固樹立起來。在涉及見義勇為、正當防衛等關系社會風向的法律和道德難題時,要充分發揮司法裁判懲惡揚善功能,旗幟鮮明保護英烈權益,保護誠實守信,懲治違法失德,引導價值取向,讓法院判決成為傳播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思想的重要載體,讓新時代司法更有力量、更有溫度,讓全社會充滿正氣、正義。
奏響時代法治音符,構建社會法治新風。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建成完善。民法典的實施,關系到群眾的衣食住行。人民法院在推進保證民法典普及宣傳和其他法律宣傳中責無旁貸。深入宣傳憲法,闡釋好憲法精神和“中國之治”的制度基礎;深入宣傳民法典,圍繞“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組織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讓民法典深入人心;深入宣傳促進科技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與推動高質量發展密切相關的法律,引導廣大群眾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讓法治的陽光照亮百姓心田。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正義可期待、權利有保障、義務須履行,引導全社會樹立權利與義務、個人自由與社會責任相統一的觀念。讓依法辦事、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蔚然成風,法治信仰浸潤人心,法治社會新風撲面。
司法公開以案釋法,提升法治宣傳實效。法者,治國之重器;良法,善治之前提。堅持司法審判引領社會法治觀念,以法治方式助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人民法院應有的履職擔當。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如果每次正義都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久而久之,人們必將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把普法融入司法中,實現司法辦案的全員普法、全程普法,充分運用公開開庭、巡回審判、庭審現場直播、生效法律文書統一上網和公開查詢等直觀的形式宣講法律,釋法說理。長效落實以案釋法制度、典型案例發布制度,使廣大法治工作者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播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普法者,讓熱點案件審判成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成為展現中國司法公正的重要窗口,彰顯了中國司法的制度自信,讓堅守法治、人人守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科技賦能智慧法院,創新法治宣傳形式。在全面依法治國進入“智治”時代的今天,智慧法院建設是國家治理進入數字化時代的必然結果,是法治中國建設的一抹亮色,開拓出科技賦能的法治路徑。移動微法院平臺引領移動電子訴訟發展潮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智慧法院成功經受考驗,實現“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法律信息庫、司法大數據互通融合平臺,加快了法律檢索效率;在線案卷傳遞、訴訟事項遠程辦理等在線方式,實現“無接觸”式司法審判全流程。完善司法權運行機制,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司法工作深度融合,推廣在線訴訟和電子送達,智慧法院、移動微法院、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使互聯網變成普法創新發展的最大增量,增強受眾參與感、體驗感、獲得感,使普法更接地氣,更為群眾喜聞樂見??萍假x能讓人民法院得以更直接迅速地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呼聲,將人民群眾對法治的聚焦點作為厲行法治的發力點,讓法治建設惠及全體人民,建設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法治中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人民法院要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奮勇前進,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法治觀念,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升全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建設良法善治法治中國貢獻力量。這場波瀾壯闊的法治實踐,正在不斷深化,新時代的畫卷上,人民法院必將書寫更加濃墨重彩的印記,為全面依法治國貢獻更多“中國之治”的法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