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時代孕育偉大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其鮮明特質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不斷彰顯理論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奉法強國的戰略思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刻把握人類社會歷史演進規律、時代發展變化規律、中國法治建設規律的基礎上,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堅持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創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擘畫了壯闊法治圖景,體現了深遠的奉法強國的戰略思維。
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進入新時代,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人民群眾對法治的期待和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全面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在統籌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堅持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绷暯娇倳洀娬{:“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什么時候重視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時候就國泰民安;什么時候忽視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時候就國亂民怨?!睔v史是最好的老師。經驗和教訓使我們黨深刻認識到,全面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必須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沒有全面依法治國,我們就治不好國、理不好政,我們的戰略布局就會落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定不移厲行法治,就是為子孫萬代計、為長遠發展謀,就是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崇法善治的鮮明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加強理論思維,不斷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取得新成果”。習近平法治思想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沃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新境界,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作出了重大原創性貢獻,體現了崇法善治的鮮明導向。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統籌兼顧、把握重點、整體謀劃。要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確保全面依法治國正確方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走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決不能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要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努力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不斷開創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解決好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堅定不移推進法治領域改革。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大實踐成果和理論創新?!胺ㄕ?,治之端也?!狈ㄖ问菄抑卫眢w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依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范性、協調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系統總結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鮮活經驗,不斷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發展,進一步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奮力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
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人民立場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力量源泉。全面依法治國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守為民初心,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首位,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必須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全面依法治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要推進科學立法,保障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擴大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各種形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要推進嚴格執法,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系統研究謀劃和解決法治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要推進公正司法,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推進全民守法,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目標精準化,在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完善預防性法律制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推動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立己達人的歷史擔當
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要求既基于對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刻把握,又同全球治理密切相連。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霸權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國際環境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加。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提出“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要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梢?,習近平法治思想不僅體現了人類法治文明的時代性進步,也為世界各國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全球治理變革貢獻了中國智慧,體現了立己達人的歷史擔當。
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需要完善涉外領域立法,加快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強化涉外法律服務保障,服務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要強化法治思維,運用法治方式,有效應對挑戰、防范風險,綜合利用立法、執法、司法等手段開展斗爭,引導企業和公民運用法治規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反對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要推動全球治理變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全球治理規則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